312 2022
1 单项选择题
1~65小题,每小题2分,共130分。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。
《论灵魂》是一部古老的著作,它总结了当时西方人对心理的认识,其作者是( )
- 柏拉图
- 苏格拉底
- 亚里士多德
- 笛卡尔
- 柏拉图
在严格控制条件下,使用fMRI技术研究不同任务引起的大脑皮层区域的激活情况。这种研究方法属于( )
- 测验法
- 观察法
- 调查法
- 实验法
- 测验法
下列心理现象中,可以用视觉系统的侧抑制作用解释的是( )
- 马赫带现象
- 普肯野现象
- 闪光融合
- 视觉掩蔽
- 马赫带现象
韦伯定律适用的刺激强度属于( )
- 低强度
- 中等强度
- 高强度
- 各种强度
- 低强度
在社会生活中,人们常会表现出自利偏差(self-serving bias)。能对这种偏差做出较好解释的理论是( )
- 社会学习理论
- 印象管理理论
- 社会交换理论
- 行为归因理论
- 社会学习理论
下列选项中,不属于人耳对声音进行定向的物理线索的是( )
- 时间差
- 强度差
- 相位差
- 音色差
- 时间差
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,运气属于( )
- 内部、稳定、不可控因素
- 内部、不稳定、可控因素
- 外部、稳定、不可控因素
- 外部、不稳定、不可控因素
- 内部、稳定、不可控因素
下列关于个体进入催眠状态后的表述中,错误的是( )
- 进入睡眠状态
- 主动性反应降低
- 受暗示程度提高
- 与清醒状态下记录到的脑电波相似
- 进入睡眠状态
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”读者根据诗中的描述在脑中出现的形象是( )
- 记忆表象
- 遗觉表象
- 想象表象
- 感觉表象
- 记忆表象
小李办公桌上有一颗螺丝松了,在找不到螺丝刀的情况下,他并没想到用桌子上的一把小水果刀来拧紧螺丝。这反映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( )
- 功能固着
- 原型启发
- 动机水平
- 知识表征方式
- 功能固着
人们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活动,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、写出来或用手势表达出来。这一过程称为( )
- 语言理解
- 语言产生
- 言语表征
- 言语解析
- 语言理解
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关,并有助于实现视觉与听觉跨通道联合的皮层区域是( )
- 布洛卡区
- 威尔尼克区
- 艾克斯勒区
- 角回
- 布洛卡区
下列选项中,支持詹姆斯-兰格理论的是( )
- 脊髓受损伤患者的情绪体验强度降低
- 药物引起的生理变化不会导致情绪的产生
- 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差异不大
- 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的机体变化缓慢,而情绪变化迅速
- 脊髓受损伤患者的情绪体验强度降低
根据艾克曼(P.Ekman)的研究,人类的基本情绪不包括( )
- 愤怒
- 悔恨
- 恐惧
- 惊奇
- 愤怒
在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中,智力的三个维度是( )
- 内容、操作、产物
- 认知、语义、类别
- 记忆、关系、符号
- 行为、评价、蕴涵
- 内容、操作、产物
对个人服从权威现象进行了经典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( )
- 阿希(S.Asch)
- 津巴多(P.Zimbardo)
- 谢里夫(M.Sherif)
- 米尔格拉姆(S.Milgram)
- 阿希(S.Asch)
按照社会渗透理论,与一个刚认识的人进行交往时应遵守的规范是( )
- 相互性规范
- 一致性规范
- 互补性规范
- 连续性规范
- 相互性规范
下列选项中,与罹患冠心病相关最高的人格类型是( )
- A型人格
- B型人格
- C型人格
- T型人格
- A型人格
人在自觉确立目标、调节其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是( )
- 态度特征
- 理智特征
- 情绪特征
- 意志特征
- 态度特征
1922年出版的《衰老:人的后半生》一书的作者是( )
- 高尔顿
- 普莱尔
- 卡特尔
- 霍尔
- 高尔顿
艾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中可能存在”合法延缓期”,这种现象出现在( )
- 幼儿期
- 青年期
- 中年期
- 老年期
- 幼儿期
某婴儿在与母亲独处时,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环境;与母亲分离后,明显表现出不开心。当母亲返回后,婴儿会欣喜并寻求身体上的接触。该婴儿所属的依恋类型是( )
- 回避型
- 反抗型
- 迟缓型
- 安全型
- 回避型
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途径。持这种观点的游戏理论是( )
- 复演论
- 认知动力说
- 精神分析理论
- 觉醒-寻求理论
- 复演论
6~8个月的婴儿之间的交往主要指向玩具或物品,并且大部分社交行为由单方面发起。这说明其同伴交往处于( )
- 以客体为中心阶段
- 简单交往阶段
- 互补性交往阶段
- 同伴游戏阶段
- 以客体为中心阶段
一般认为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是( )
- 4~5岁
- 7~8岁
- 10~11岁
- 13~14岁
- 4~5岁
提出”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”的心理学家是( )
- 桑代克
- 维果茨基
- 皮亚杰
- 布鲁纳
- 桑代克
在连续强化条件下,新行为反应的特点是( )
- 建立快,消退也快
- 建立慢,消退也慢
- 建立快,消退慢
- 建立慢,消退快
- 建立快,消退也快
某一受过处分的学生,因有良好的行为表现而被撤销处分,此后该生的良好行为表现大大增加。这一现象体现了( )
- 正强化作用
- 负强化作用
- 惩罚作用
- 消退作用
- 正强化作用
学生在掌握”亲社会行为”概念后,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,进一步认识到”居家隔离”和”佩戴口罩”也属于亲社会行为。这一学习过程属于( )
- 相关类属学习
- 派生类属学习
- 并列结合学习
- 归纳概括学习
- 相关类属学习
掌握目标定向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成败归因于( )
- 能力高低
- 努力程度
- 运气好坏
- 任务难度
- 能力高低
下列选项中,指向学习过程的内部动机成分是( )
- 认知内驱力
- 社会交往内驱力
- 亲和内驱力
- 自我提高内驱力
- 认知内驱力
依据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,实验结果的常见表格形式是( )
- 三线表
- 四线表
- 三格表
- 四格表
- 三线表
在信号检测实验中,每次向被试提供2~8个刺激,其中只有1个信号,其余均为噪音,要求被试判断哪个是信号,最后根据实验次数和被试正确判断的次数计算被试的辨别力。这种方法是( )
- 迫选法
- 有无法
- 评价法
- 分段法
- 迫选法
沃(N.Waugh)和诺曼( D. Norman)在短时记忆研究中,分别考察间隔时间和间隔数字对遗忘的作用,以便将痕迹消退和干扰两个因素分开。该研究采用的方法是( )
- 节省法
- 重学法
- 提示法
- 探测法
- 节省法
研究”吸烟与肺癌之间关系”的适宜设计是( )
- 回溯设计
- 匹配设计
- 重复设计
- 拉丁方设计
- 回溯设计
在某实验中,有三种情绪(积极、中性和消极)图片,共有6名被试参与实验,其实验设计方案如下表所示。该研究设计属于( )
-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
- 单因素被试内设计
- 多因素被试间设计
- 多因素被试内设计
积极情绪图片 | 中性情绪图片 | 消极情绪图片 |
---|---|---|
\(O_{1}\) | \(O_{1}\) | \(O_{1}\) |
\(O_{2}\) | \(O_{2}\) | \(O_{2}\) |
\(O_{3}\) | \(O_{3}\) | \(O_{3}\) |
- 被试固有的和习得的差异是影响研究内部效度的重要因素。这些因素属于( )
- 前摄历史因素
- 后摄历史因素
- 选择因素
- 成熟因素
- 前摄历史因素
- 实验研究结果能够推广到其他总体、变量条件、时间和情境的程度,代表着研究的( )
- 内部效度
- 外部效度
- 统计效度
- 结构效度
- 内部效度
- 从100人的总体中选取25人作为样本。先随机抽出第1名被试,然后每隔4名抽取一名被试······依此类推,直至抽满25名被试。这种抽样方法是( )
- 分层随机抽样
- 整群随机抽样
- 系统随机抽样
- 简单随机抽样
- 分层随机抽样
- 在同一感觉通道下,选择反应时与选项数目的关系通常是( )
- 选择反应时与选项数目成正比关系
- 选择反应时与选项数目成反比关系
- 选择反应时与选项数目的对数成正比关系
- 选择反应时与选项数目的对数成反比关系
- 选择反应时与选项数目成正比关系
- 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,然后将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其他输入源的加工进行比较。这种注意研究范式是( )
- 整体-局部范式
- 过程分离范式
- 提示范式
- 过滤范式
- 整体-局部范式
- 下列仪器设备中,能改变双眼视差的是( )
- 动景盘
- 闪光融合仪
- 实体镜
- “视崖”实验装置
- 动景盘
- 在一个\(2×2\)的实验研究中,30名被试中的15名接受其中2种实验处理,另外15名被试接受另外2种实验处理。该实验设计是( )
- ABA设计
- 混合设计
- 匹配设计
- 被试间设计
- ABA设计
- 可能造成注意瞬脱(attentional blink)现象的研究范式是( )
- 空间线索范式
- 启动范式
- 多目标追踪范式
- 快速系列呈现范式
- 空间线索范式
- 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,从“-”到“=”的转折点称为下限,从“=”到“+”的转折点称为上限。上限与下限之间称为不肯定间距,差别阈限等于1/2的不肯定间距。这时求得的差别阈限为( )
- 主观差别阈限
- 客观差别阈限
- 绝对差别阈限
- 相对差别阈限
- 主观差别阈限
- 经典Stroop实验所使用的因变量测量指标为( )
- 反应时
- 比率
- 持续时间
- 偏好程度
- 反应时
- 与地球24小时的昼夜节律变化不同,神州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中大约每90分钟就会经历一个节律变化。一项研究欲比较节律对地球和空间站的航天员睡眠效率的影响,则节律是( )
- 自变量
- 因变量
- 控制变量
- 无关变量
- 自变量
- 在心理物理学中,制作等距量表采用的主要方法是( )
- 等级排列法
- 对偶比较法
- 差别阈限法
- 分段法
- 等级排列法
- 明确提出”凡是存在必有数量”“凡有数量必可测量”的心理学家分别是( )
- 桑代克、麦柯尔
- 桑代克、瑟斯顿
- 麦柯尔、高尔顿
- 瑟斯顿、高尔顿
- 桑代克、麦柯尔
- 一项智力测验总体平均分为75,标准差为10。某学生的测验分数为85,若将其转换成平均分为100,标准差为15的标准分数,则转换后的分数是( )
- 85
- 100
- 110
- 115
- 85
- 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\(\hat{Y}=a+bX\)中,预测源是( )
- a
- b
- X
- \(\hat{Y}\)
- a
- 下列有关真分数理论的表述中,正确的是( )
- 真分数和观察分数的相关为1
- 真分数和误差分数的相关为0
- 真分数的期望值等于观察分数
- 平行测验的观察分数相等
- 真分数和观察分数的相关为1
- 与诊断性测验相比,人事选拔测验更加重视( )
- 预测效度
- 内容效度
- 表面效度
- 构想效度
- 预测效度
- 在次数分布曲线中,左尾较长的单峰分布最可能是( )
- 正偏态分布
- 负偏态分布
- 正态分布
- 二项分布
- 正偏态分布
- 方差分析时,总变异可以分解为意义明确、彼此相互独立的几个不同部分。这样做的依据是因为方差具有( )
- 离散性
- 集中性
- 变异性
- 可加性
- 离散性
- 对一个\(2×2×2\)的研究设计,如果要进行方差分析,变异源中的主效应一共有( )
- 2个
- 3个
- 6个
- 8个
- 2个
- 下列选项中,反映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是( )
- 差异量数
- 偏态量数
- 集中量数
- 地位量数
- 差异量数
- 若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相关系数为-0.5,则Y对X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( )
- 0.25
- 0.5
- 0.55
- 0.75
- 0.25
- 数据分布比较分散且有极端值时,描述集中趋势的最佳统计量是( )
- 平均数
- 中数
- 全距
- 众数
- 平均数
- 有15道四择一的单项选择题,某考生随机猜答,恰好答对5道题的概率为( )
- \(C_{15}^{5}(\frac{1}{15})^{5}(\frac{4}{15})^{10}\)
- \(C_{15}^{5}(\frac{1}{5})^{5}(\frac{4}{5})^{10}\)
- \(C_{15}^{5}(\frac{1}{4})^{10}(\frac{4}{5})^{5}\)
- \(C_{15}^{5}(\frac{1}{4})^{5}(\frac{3}{4})^{10}\)
- \(C_{15}^{5}(\frac{1}{15})^{5}(\frac{4}{15})^{10}\)
-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,对容量为n的样本的平均数而言,其标准误计算公式为( )
- \(\frac{\sigma}{\sqrt{n}}\)
- \(\frac{S_{n}}{n-1}\)
- \(\frac{S_{n-1}}{\sqrt{n}}\)
- \(\frac{\sigma}{n-1}\)
- \(\frac{\sigma}{\sqrt{n}}\)
- 某测试满分为20分,且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。要了解该测试结果与性别是否有关联,最适当的方法是( )
- 等级相关
- 二列相关
- 点二列相关
- \(\chi^{2}\)检验
- 等级相关
- 已知两个正态总体独立且方差未知,但两总体方差相等。检验其均值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,最适当的统计方法是( )
- 符号检验
- 秩和检验
- t检验
- Z检验
- 符号检验
- 区间估计依据的是( )
- 概率论原理
- 反证法原理
- 抽样分布原理
- 小概率事件原理
- 概率论原理
- 依据项目反应理论,下列表述中,正确的是( )
- 项目的难度影响区分度
- 项目的难度不影响信息函数
- 项目的参数具有跨样本不变性
- 项目的区分度不影响信息函数
- 项目的难度影响区分度
2 多项选择题
66~75小题,每小题3分,共30分。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。多选、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。
- 全色盲患者能看到的颜色有( )
- 红色
- 绿色
- 灰色
- 白色
- 红色
- 下列选项中,采用算法策略解决问题的有( )
- 根据自己的经验下象棋
- 根据公式和已知条件解题
- 尝试所有的数码组合开密码锁
- 在图书馆按照编目查找某本书籍
- 根据自己的经验下象棋
- 下列选项中,影响语音知觉的因素有( )
- 语音相似性
- 语音强度
- 噪音强度
- 语境
- 语音相似性
- 拉扎勒斯(R.Lazarus)的认知-评价理论认为,评价包含( )
- 初评价
- 次评价
- 再评价
- 终评价
- 初评价
- 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显著特征有( )
- 计划性
- 假设性
- 形象化
- 形式化
- 计划性
- 下列关于学习概念的表述中,正确的有( )
- 学习都伴随着行为的变化
- 行为变化都意味着学习
- 学习是个体经验获得过程
- 条件反射形成都是学习
- 学习都伴随着行为的变化
- 艾宾浩斯对心理学的贡献有( )
- 确立遗忘曲线
- 创立记忆研究的节省法
- 首次用实验法对高级心理过程进行探索
- 首先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的研究材料
- 确立遗忘曲线
- 各种混色光对视觉器官的作用过程中,遵循的规律有( )
- 补色律
- 间色律
- 替代律
- 乘法律
- 补色律
- 下列有关假设检验的陈述中,正确的有( )
- 虚无假设是对总体参数的陈述
- 虚无假设是对样本统计量的陈述
- p值越大,拒绝虚无假设的可能性越小
- 其他条件不变,总体方差越小,越有可能拒绝虚无假设
- 虚无假设是对总体参数的陈述
- 心理测量误差的来源有( )
- 测量目的
- 测量工具
- 测量对象
- 施测过程
- 测量目的
3 简答题
- 简述旁观者效应的含义及成因。
- 假如你为某品牌汽车参加车展设计一个展台,你将在设计中如何运用不随意注意的原理来吸引观众?
- 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。
- 与单因素实验设计相比,多因素实验设计有哪些优缺点?
- 下表为某个信号检测实验的结果。请据此画出ROC曲线,并计算出先定概率0.30下的β和d’值。
项目 | 0.10 | 0.30 | 0.50 | 0.70 | 0.90 | 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P | Z | O | P | Z | O | P | Z | O | P | Z | O | P | Z | O | |
y/SN | 0.30 | -0.52 | 0.34 | 0.53 | 0.07 | 0.40 | 0.70 | 0.52 | 0.34 | 0.84 | 0.99 | 0.24 | 0.92 | 1.40 | 0.14 |
y/N | 0.04 | -1.75 | 0.08 | 0.13 | -1.12 | 0.20 | 0.22 | -0.77 | 0.29 | 0.43 | -0.17 | 0.39 | 0.60 | 0.25 | 0.38 |
4 综合题
- 小张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。在考试时,有些知识由于平时没有及时复习而遗忘了;有些知识由于混淆而不能准确回答考题;有些知识明明记住了,但就是想不起来。请用三个遗忘的相关学说对小张的遗忘现象进行解释。
- 小明、小华听了”海因兹偷药”的故事后,小明认为”应该偷药。海因兹并没有让药商真的有什么损失,而且他可以慢慢还钱。如果他不想失去妻子,就应该去拿药”。而小华则认为”不应该偷药。海因兹自然想救他的妻子,但偷药终归是错的。不管怎样,都必须遵守规则”。请阐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,并据此分析小明和小华分别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。
- 某校过去五年高考学生专业志愿人数比例(表1:社会科学20%、自然科学40%、医学30%、艺术10%);今年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调查(表2:社会科学30人、自然科学70人、医学60人、艺术40人);今年男女生选择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人数(表3:男生社会科学10人/自然科学50人,女生社会科学20人/自然科学20人)。
专业 | 社会科学 | 自然科学 | 医学 | 艺术 | 总计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比例(%) | 20 | 40 | 30 | 10 | 100 |
专业 | 社会科学 | 自然科学 | 医学 | 艺术 | 总计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人数 | 30 | 70 | 60 | 40 | 200 |
性别 | 社会科学 | 自然科学 | 合计 |
---|---|---|---|
男 | 10 | 50 | 60 |
女 | 20 | 20 | 40 |
合计 | 30 | 70 | 100 |
问题:
(1) 根据表1、表2数据,应选用什么统计方法对高考学生选择专业志愿态度的变化进行分析?
(2) 根据表1、表2数据,计算并回答与过去五年数据相比,今年高考学生选择专业志愿的人数分布是否发生了变化?(\(\alpha\)=0.05)
(3) 要判断表3中男、女生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志愿选择上是否存在差异,可用什么统计方法来判断?
自由度 df | \(\alpha_{双侧}=0.1\) | \(\alpha_{双侧}=0.05\) | \(\alpha_{双侧}=0.02\) | \(\alpha_{双侧}=0.01\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0 | 1.812 | 2.228 | 2.764 | 3.169 |
20 | 1.725 | 2.086 | 2.528 | 2.845 |
30 | 1.697 | 2.042 | 2.457 | 2.750 |
40 | 1.684 | 2.021 | 2.423 | 2.704 |
60 | 1.671 | 2.000 | 2.390 | 2.660 |
120 | 1.658 | 1.980 | 2.358 | 2.617 |
\(\infty\) | 1.645 | 1.960 | 2.326 | 2.576 |
自由度df | \(\alpha=0.01\) | \(\alpha=0.05\) |
---|---|---|
1 | 6.63 | 3.84 |
2 | 9.21 | 5.99 |
3 | 11.3 | 7.81 |
4 | 13.3 | 9.49 |
5 | 15.1 | 11.1 |
6 | 16.8 | 12.6 |
\(df_{分母}\) | \(df_{分子}=10\) | \(df_{分子}=20\) | \(df_{分子}=30\) | \(df_{分子}=40\) | \(df_{分子}=60\) | \(df_{分子}=120\) | \(df_{分子}=\infty\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0 | 3.72 | 3.42 | 3.31 | 3.26 | 3.20 | 3.14 | 3.08 |
20 | 2.77 | 2.46 | 2.35 | 2.29 | 2.22 | 2.16 | 2.09 |
30 | 2.51 | 2.20 | 2.07 | 2.01 | 1.94 | 1.87 | 1.79 |
40 | 2.39 | 2.07 | 1.94 | 1.88 | 1.80 | 1.72 | 1.64 |
60 | 2.27 | 1.94 | 1.82 | 1.74 | 1.67 | 1.58 | 1.48 |
120 | 2.16 | 1.82 | 1.69 | 1.61 | 1.53 | 1.43 | 1.31 |
\(\infty\) | 2.05 | 1.71 | 1.51 | 1.48 | 1.39 | 1.27 | 1.00 |